在過去沒有像現在這樣的可以讓人們無國界的宣傳商品
在維多利亞時代一家美國腳踏車業的老廠牌
藉此看中成熟的印刷技術,作為廣告宣傳
年一起來看看當年的《哥倫比亞自行車》海報吧。
內容目錄
波普哥倫比亞自行車公司(Pop’s Columbia Bicycle Compan)
這家公司約在1878年踏入自行車行業,直到現在還是有在營業,
可以說是相當元老級的公司了吧。
而且我在GOOGLE搜尋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它寫America’s Frist Bicycle作為歷史定位。
當時對於腳踏車的設計其實不像現在一樣兩輪、一對踏板設計的,
而是一直不斷去改良,它的黑歷史有無踏板設計、單輪設計等。
然後後來有了一個階段設計讓大家眾所皆知的
那就是把前輪的圓周拉的非常的大;而後輪就變得比較小。
這樣的技術概念主要是踏板只要轉上一圈就可以邁向更大的步伐,而且還非常的快。
不要單看這樣沒什麼了不起,在當時在年輕人眼裡可說是強大的商品,像現在的iPhone、特斯拉電動車一樣。
如果你有看一些比較古典時代背景的英國影集、電影,你可能會發現背景的路人會騎這種車,這種經典造型的波普高輪車,在英國當地稱它為便士法尋車(penny farthing)。
會稱呼這個名字的由來自便士法硬幣比法尋幣還來的大,所以完全符合該車的形容。
但問題來了…
美國生產的怎麼會有比較多在英國影集出現?
很簡單,主要是外銷到英國。
我覺得其實有點刻板印象,算是媒體渲染而來的
想想當時英國人給人印象就是紳士,所以騎這種車再加上戴上帽子
有一種英國特色(? 還是優雅特色?
而美國給人印象就是個人英雄主義,在美國影集反而比較少出現的樣子。
《1886哥倫比亞自行車》宣傳海報
圖中騎便士法尋車的這傢伙,他可不是一名路人,他是當時騎自行車有名的人物——約翰.基恩(john keen)。
這就好像現在都有廠商來找kOL、網紅來業配一樣
而這張海報的最大賣點除了基恩以外,你可以看到這張海報的左上方寫「1 Mile 2 MINUTES 43 SECONDS BY JOHN KEEN」
這是在講基恩在2分鐘又43秒騎了1英里(大約1.6公里左右)。
暗示產品定位?
從這張海報你可以看到有前三台騎著便士法尋車,後面有兩組馬車
這也間接暗示新時代來臨,當時這家公司產出該產品的理念是…
「一匹馬隨時都上好鞍的駿馬,但完全不耗費任何糧草。」
挖喔~~超嗆的耶,從這邊你可以知道商業世界真的是如此殘酷。
我是如何看待這張海報?
首先,以構圖來說,是採用中規中矩的方式去設計,蠻有穩重感覺
一般過去古典時代這些都是採這種對稱型方式設計
不過如果你會發現到為什麼沒有相較於古典時代來的浪漫?
主要是因為他所使用的字體
字體部分多半採用黑體,小字也有襯體,不過不是太多
非常有一點美國風格在裡頭。
談到這張海報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圓拱形圖框
這幾年我發現許多平面藝術家開始又紅這個圓拱形設計
所以你可以發現其實過去的藝術、時尚未來又會紅起來說不定。
再來
我想談它的左右兩側的文字,這有什麼好談的?
雖然說那個時代技術已經有了印刷,不過你可以看到紅色或者比較多字的圖框
他們的字不像現在用電腦打一打就出來
有些字還可以在這麼小的地方完整寫出來,像右邊黃色那格,竟然可以在這麼小的地方完整寫出來,並且還安排好間距,而且平塗還是相當完整。
從中可以知道當時的繪師/設計師是相當強大的。
結論
當時的海報就像現在大型戶外lED廣告一樣
我不太確定當時有電視,只不過我想說用一張海報去傳達賣點是不容易的
也可以從這張海報看到1878年是馬匹交通工具跟便士法尋車的中繼點。
另外,其實我看到這個腳踏車都在想
這樣不會摔下來嗎?
答案是,會。因為很有可能騎到一半就倒頭栽,而這樣的設計反而讓年輕人喜愛
當時年輕人們認為這是冒險的一種,也許它的受眾客群來自於年輕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