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籍雜誌排版,很多人認為要有著高深技巧或者懂設計才能使用,其實這是錯誤觀念,事實上你要掌握的是編輯設計的概念方能靈活運用。
如何將大量文字訊息整理成舒適氛圍?格線是一個重要性、不退流行的格線編輯設計;甚至已經沿用了好幾個世紀了,當時約1940年代崇尚整齊風格,格線風格便產生了,雖然已經空白十年了,後來又再次風靡。
內容目錄
元素的構成
一個畫面上大多的元素有標題、圖片、文字、頁數甚至可能加上資訊欄,如何將這麼多的資訊擺放在一起既舒適又安定呢?
如果說轉換成元素結構,可能會好理解這情況,一頁裡格線內容隱含的元素有邊緣、標記、欄位、參考線。

邊緣
(黑色虛線到隔線範圍內)在一般報紙或者雜誌裡,雖然有但是讀者不容易發現到的,它會預留幾公分當邊緣,但如果在小說書籍裡,你可能好理解,一排排文字四面八方都有留白,這就是邊緣。

為什麼要用邊緣?很簡單,確保不會將文字裁切到,但也有人在出血(裁切邊)另做設定加個邊緣,又或者容納次要訊息。
標記
(綠色圓形)一般常見標記有頁數,因為是每一頁的同一位置,因此才叫標記。

頁碼、逐頁短標、小圖示等這都是標記的一種。
欄位
(紅色方格)放於文字圖像之垂直水平空間,其實也要看該版面的設定,並不是每個都可以統一,視內容而改變版型。
參考線
(藍色細線)只是要準則畫面上的對齊,一般在電腦上是可以表現,但實際上印出來不會程線參考線,主要是為了引導讀者視覺動線;設計師是用來調整。
評估、評估、再評估的編輯設計
如果說要決定使用格線方式做設計的話,你必須先評估這是要放在哪裡的確保後面的執行力的完成,像是用於電腦螢幕、書籍排版等。還有評估內容格線的方位、圖片多寡、頁數的多少、版面大小等這些都環環相扣。
所以,這裡可以事先畫草圖。

再評估,正因為所有格線都是井然有序,每一個方位都是需要周詳考慮,論設計上的公分、毫米、級數等去算,這些也都是格線編輯設計的準備。
看重點,論計算
要先考慮文字部分,再去考慮一些設計上的部份,當然也有論簡單及複雜程度。
如果說都已經確定螢幕尺寸、文字等,接著可以考慮如何把元素都放進去,然後同時也要考慮空白處的比例佔一個畫面有多少。

決定好了之後要採設計方向風格進行,合適架構方能整理資訊一切。
對了,排版還有一個小方法可以讓視覺更靈活,就是文字大小、文字粗細、文字間距都是可以讓讀者輕鬆閱讀;如果一個都是一樣的文字粗度一樣的大小,那其實會呈現呆版畫面。
創造規則
一個版面都會有圖片文字,但依序上面「第三點.看重點,論計算」所說,有些重點你必須要加以凸顯,否則顯得呆版,還有運用大小視覺便形成動態感;另外,越複雜圖片,盡量放大,這樣比較有可看性,讀者可以細細閱讀。

像圖片上面的範例,圖片第一大、標題第二大、副標、文字內容排下來,就有形成動態感。
動態性視覺
運用了大小視覺形成動態感以外,你可以運用色塊,色塊可以讓視覺停留,記得顏色運用強度不要超過主題,這樣讀者不知道如何看。
又或者說,可以使用空白,空白可以讓視覺休息,像是講話的速度快慢一樣,加上編排步調,基本就已經是80分的好視覺了。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點線面思考很重要?讓我告訴你德國包浩斯設計學校教的點線面
■視覺元素是什麼?設計人創造視覺元素的秘密報給你知!
■國際設計比賽有哪些?你也可以設計人更是厲害的設計強者!
■如何用Photoshop輕鬆製作經典普普藝術風格?你也可以是普普藝術家!
■圖文設計編排是什麼?7種創造強而有力的圖文設計旁白
■5種平面設計的元素,解構極強平面設計元素大公開
■什麼是錯視?運用視覺設計的錯視去欺騙別人,甚至還心甘情願的被騙
感覺也對編排設計網站有所幫助
是否也可以用在部落格寫文章上面?
我不確定你說的關於部落格寫文章部分,如果說是方位問題應該是在後台執行部分,像寫程式之類的就需要用到;但另外像是文章編排那就是需要去思考說如何能流暢以及輕重程度問題
非常謝謝妳留言,希望可以幫助你的問題!
這真的也是一門學問耶~謝謝你的分享,可以多知道這些有用的概念
感謝版大的整理和分享,下次和編輯設計同事討論,可以更流暢了!
OKOK 歡迎多看阿~~
真的覺得排版是個學問,當學生時做不好,出來工作後也只敢套內建模組使用。期待分享更多排版設計^^
OK的 之後會講多一些些排版543~
對於我這個編輯白癡真的很多有不會用,這篇文章真的很詳細
已收藏,謝謝分享!
有幫助到你就好摟~~
排版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是環環緊扣的,連帶著使用者體驗及可讀&美觀,很棒的文章,感謝分享
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