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現代主義的集結—跟隨現代主義思考文學與設計過程

起於莫里斯與他的朋友們覺得當時第一屆萬國博覽會內作品過於呆板、無美感,進而發起抗議,約在1914年之間,流行於植物曲線線條新藝術風格創作。

發展直到19世紀末期,由於人們認為傳統形式的藝術、文學、社會組織和日常生活型態都已經過時,有必要將這些過時的東西掃除並且重新創造文化。

因此,重新檢視商業活動、思想哲學任一個面向去思考如何進步,那裡還可以更好又或者那裡可以替換新的想法,事實上,是一種調整世界觀的開始。

藝術家們在這樣世界觀調整下轉而形成一種使人情感上更真實:現代主義。

什麼是現代主義?

  • 1870年—1914年
  • 1910年—1930年
  • 1910年—1930年
  • 1930年—1945年

現代主義的文學與設計

  • 現代主義的文學
  • 現代主義的設計

01.

什麼是現代主義?

「在許多人眼裡,拒絕傳統,根本上發現新的方法去創造。」

現代主義有多種說法:先鋒派、現代派。 用嶄新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古斯塔夫斯·福樓拜 (法語:Gustave Flaubert,1821年~1880年) 自認為他是「現代的」作曲家,福樓拜曾經說過著名的「擁有完全現代的品味是至關重要的」。

古斯塔夫斯·福樓拜 Gustave Flaubert .wikipedia

在二十世紀的前十五年中,思想家和藝術家擯棄了傳統的方法來進行文學、繪畫、音樂等的創作,相同的做法在其他的領域裡也是隨處可見。

第一代現代主義:1870年—1914年

思想上認為應該把之前的標準規範完全放到一邊去。變化更加徹底,而不僅僅是照當代的技術去校訂和修改過去的知識。

第一代現代主義:1910年—1930年(全盛時期)

講求理性上的最大功利性目標,是一種可測量的、可預計的、有效率的理念。

以至於達到企業家願望,大量漸少成本與大量生產,逐漸在20世紀的美國開始繁榮。

Photo by Bill Oxford on Unsplash

俄國是歷史上受到馬克思主義並且是第一個共產國家,藉由人民公社和集體利益性的方式管理人民,灌輸人民愛國思想,並統治者雕像與形象符號。這點符合現代主義性質的集體主義。

第二代現代主義:1930—1945

統治者以體利益性的方式,達到社會目標的實現。比起第一時期的現代主義,更講求權威階級對權力上,也就是從領袖崇拜的意味。

02.

現代主義的文學與設計

現代主義的文學

美國詩人E.龐德:有所創新(Make It New.)

部分人認為一切都是以中式世紀後五、六百年的文學稱為 「現代主義」。另者人們認為由文藝復興時期的創新算起,又或者體現出「文化價值觀念上和經濟效率產生對立」。

Photo by Tbel Abuseridze on Unsplash

但這樣的理念上的思維內容有點逐漸擴大,起因「創新」不代表是現代主義文學的特點,但美國詩人E.龐德卻主張:「有所創新」觀點,反傳統、反模仿現實文學。

英國現代主義大師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對什麼是現代主義的見解釋有很廣泛的影響的。 詹姆斯‧喬伊斯以現代主義歸納了四個要點:

  • 現代主義的名言「一首詩的本質應該不在涵意,而在構成。」並重於文字作品上的構成形式。
  • 文學應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擔任何一切義務。
  • 不再像以前那樣,為了信仰或與神明溝通而運用神話,當作藝術手段,使虛構發展任意為之。
  • 猶如印象派堅持的,觀察者比觀察現象更重要。

在這種眾多說法中,這樣的流派極為複雜,難以定義。現代主義就是由各種流派匯集後的文學思潮,主要的特徵是與傳統文學恰恰相反。

現代主義的設計

美國評論家羅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窮人沒有設計。

現代主義設計運動主要集中在三個國家開始進行試驗,即德國(現代主義設計)俄國(構成主義)荷蘭(荷蘭風格派)

Photo by All Bong on Unsplash

起因現代主義設計上最先是建築爾後發展 ,推崇理性科學省略裝飾外型,又稱作「功能主義」、「理性主義」。

現代主義建築和設計強烈反對為精英服務的設計。

一次世界大戰後,韃伐裝飾上的浪費風氣,建築師不但要研究解決實用功能需求和經濟問題,負擔社會責任,並採用幾何圖形與簡單連續複製的結構,進而產生「國際式建築。」

包浩斯設計學校(BAUHAUS)

其中最有名建築學校,包浩斯設計學校(BAUHAUS),該設計學校創辦人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現代主義建築大師開創者之一,以設計教育的現代主義、國際主義基礎的勞固的奠基起來,影響全世界。

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wikipedia
包浩斯設計學校(BAUHAUS) .pixabay

另一者為法國建築師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他提出他的建築定義:「以精湛、正確和宏偉的方式處理量體,讓它們在光中聚合。」並強調「原始的形體是美的形體」。

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wikipedia
Notre Dame du Haunt .wikipedia

則被譽為最後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2019)比起建築上的經濟、技術因素等,他更重視的是文化歷史。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2019).flickr

因此,才有「讓光線來做設計」之名言,最有名建築來自,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以及香港「中銀大廈」都可以看到大師上的哲學。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pixabay
中銀大廈 .flickr

以用主義觀點,建築師和設計師相信新技術使得舊的建築風格已毫無用處。

並拒絕在設計中採取裝飾性的圖形,轉而強調使用的材料和純粹的幾何形式。

  • 強調創新設計,反對墨守成規。
  • 以工業革命發展後的支持。
  • 匯集各門類藝術于基礎訓練之中。
  • 加強實踐性,推崇既有理論素養,又具備動手能力。
  • 堅持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相聯系統。
  • 主張標準化的批量化。

所以,現代主義房屋、家具設計也普遍強調簡單、形式上的簡潔和開放式空間的內部,同時減少混亂(absence of clutter)。

                 logotype

13 thoughts on “現代主義的集結—跟隨現代主義思考文學與設計過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為你打造專屬文字 LOGO 設計我有興趣!
+